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
7月29日,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半決賽中,在混雙奪冠后的伊藤美誠,再一次遇到了中國選手,而這一次,孫穎莎沒有給伊藤美誠任何機會,4比0完勝伊藤,和陳夢會師決賽,提前幫助中國隊收獲女單冠軍。中國女乒主教練李隼在賽后表示,孫穎莎這樣的年輕選手能夠在關鍵時刻站出來,這就是中國隊長盛不衰的原因!
巴黎太久,只爭東京
“00后”的孫穎莎原本是中國女乒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適齡球員和重點培養對象,但是當與她同齡的“頭號敵人”伊藤美誠洶洶來襲時,孫穎莎也不甘于只是做一名備戰奧運的小隊員,通過暴風式的飛速成長,還沒過21歲生日的她躋身奧運主力陣容,許下了奧運奪冠的心愿。
亞青賽四金、世青賽三金、日本公開賽的女單女雙兩金,讓有著圓圓臉蛋和利落短發的孫穎莎走入了人們的視野,17歲的她被看作是中國女乒未來的希望。未來嘛,沒人覺得是東京奧運會,2024年的巴黎大概才是孫穎莎的舞臺。
特別是經過2017年的一鳴驚人后,孫穎莎在次年表現平平,所有人都覺得,哦,她果然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成長。可孫穎莎卻讓成長的時間極速縮短,2019年,她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爆發——澳大利亞公開賽擊敗丁寧奪冠、日本公開賽擊敗劉詩雯奪冠、德國公開賽擊敗伊藤美誠奪冠、亞錦賽冠軍、世界排名第二,誰還敢說她的未來要再等五年?
2019年對孫穎莎來說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,是奠定她躋身主力層、沖擊奧運會的一年。四月份的單項世錦賽和十一月的團體世界杯,讓孫穎莎得到了自身的歷練和教練組的信任。
在布達佩斯,孫穎莎是頭一個和伊藤美誠直接對話的國乒選手,必須成功阻擊伊藤,是隊伍下達的任務。比賽前一晚上床躺下后,孫穎莎關掉手機,刷了會兒短視頻,玩了會兒單機游戲,一覺呼呼大睡到清早,因為她早已把伊藤美誠的每個球路每個細節都印在了腦子里。
女單第三輪,孫穎莎擊敗伊藤,可以說幫助中國隊提前攬獲冠軍,雖然她沒能走太遠,但這樣的“功績”已經足夠。能在大賽中擊敗隊伍最強對手,是孫穎莎躋身絕對主力的關鍵,于是年底的團體世界杯,她首次成為主力成員。
女團決賽再次面對伊藤美誠,孫穎莎上手就是0比2落后,頑強追至決勝局,7比10落后了三個賽點,這還能救回來嗎?孫穎莎的答案是能。逆轉伊藤,幫助國乒拿下至關重要一分,為隊伍順利奪得女團桂冠立下汗馬功勞,孫穎莎在教練組心中的砝碼又加重了。
而那場球也是之后孫穎莎在備戰東京期間會反復看反復想的一場球,她不止是去看最后逆轉那幾分,而是從步入場地就開始看,因為她說“當時局面真的很可怕,所以我需要牢牢記住那個感覺,從一開始就去思考整個過程,這是我打過最寶貴的一場比賽,我需要把這個感覺運用在奧運中”。
這次輪到我站出來了!
當孫穎莎徹底進入了東京奧運候選名單后,東京奧運會的延期,又給了孫穎莎更多的時間,對于老將來說,多一年就需要對抗多一年的傷病、維持多一年的狀態,但對于年僅20歲的孫穎莎來說,多一年就有了多一年的提升空間和時間。
于是在2020年底短暫復賽的女乒世界杯上,孫穎莎再度擊敗同齡人伊藤,雖然輸給陳夢無緣桂冠,但這樣的表現足以讓她入選奧運陣容。曾經的大魔王張怡寧是很看好孫穎莎的,她覺得這個孩子打球非常具有沖擊力,心態也不錯,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選手。
只是公布奧運名單之后,孫穎莎在兩次隊內熱身賽中表現平平,第一站熱身賽輸給張瑞和王曼昱,第二站首日又輸給了張瑞。而張瑞恰恰就是和伊藤美誠打法相似的“替身”,對于這樣的失利,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認為,孫穎莎確實很有勇氣,但打得不夠靈活不夠精細。
孫穎莎把劉國梁的話記在心里也記在了本子上,她把比賽一遍遍進行復盤,于是在輸給張瑞的第二天,當教練組突如其來再安排二人對陣時,孫穎莎告訴自己這一場就是奧運會,是必須要堅定去贏的比賽,于是她贏了,她贏了伊藤的“替身”,也贏了自己。
熱身賽之后,再要真刀真槍,那就是奧運會了,孫穎莎也在想奧運會到底是什么樣,但再多的想象都敵不過要把自己連得更為扎實的決心,在憑空的想象中,孫穎莎覺得奧運會是絢爛的,她沒有劉詩雯的沉淀、也不似陳夢般沉穩,但她有著“00后”的熱忱和一往無前:“站上奧運會的舞臺,一定是非常有魅力的,為了奧運會和大滿貫,我必須要做好。”
孫穎莎也沒有辜負國乒教練組的期望,當伊藤美誠與水谷隼搭檔,摘得混雙金牌后,士氣大振的伊藤美誠正打算在女單賽場沖擊國乒,與伊藤美誠同一個半區的孫穎莎,就自然肩負起了阻擊伊藤美誠的重任。而孫穎莎不負眾望,成功拿下了中國女乒這個最重要的對手,為國乒提前鎖定了女單項目的金銀牌。
李隼也特別提到這場球的意思不單單在于擊敗伊藤美誠,而是印證了中國乒乓球隊這么多年長盛不衰的原因:“這次有點像2000年悉尼奧運會,在悉尼,鄧亞萍退役,王楠、李菊、楊影她們也沒參加過奧運會,但這時候總要有人站出來,今天孫穎莎在關鍵時刻就站了出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