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明君
中國跳水隊派出14名選手出戰新加坡世界泳聯世錦賽13個項目比賽,對于一直擁有“包攬夢”情結的國人,自然期待我們的夢之隊拿下全部13金。然而跳水首個比賽日,“13金夢”就徹底夢碎了,李亞杰和陳佳聯手出戰女子1米板,結果沒有守住這塊陣地,澳大利亞老將基尼封后。由此可見,中國跳水隊固然是天花板式的存在,但沒達到戰無不勝的高度,這支隊伍依然要不斷進取。不過如果回首歷史,丟掉女子1米板金牌絕對算不上冷門,其實對于志向遠大的中國跳水隊,在非奧項目讓隊員練手,遠比包攬13金更有意義。
雖然中國跳水對女子1米板項目一直不是高度重視,不過也要以沖金為己任。這次也不例外,派出李亞杰、陳佳兩位選手沖金,其中主攻1米板項目的李亞杰無疑是奪冠大熱,這位23歲老將拿到過2022年世錦賽1米板冠軍、2023年世錦賽亞軍,而陳佳去年進入國家隊后迅速崛起,本屆世錦賽還報名了女子3米板和女雙3米板,也是中國跳水隊重點培養對象。
按理說,李亞杰和陳佳的搭檔稱得上雙保險,但遺憾的是兩人決賽中都沒有發揮出最佳水準,作為宿敵的澳大利亞選手麥迪遜·基尼以領先第二名李亞杰17.75分的優勢奪冠,時隔八年再次稱霸1米板。不得不承認年近三十的澳大利亞老將寶刀不老,決賽五輪動作有四個難度達到3.0及以上,再加上穩定發揮,重新登上冠軍寶座也在情理之中。
相比之下,中國兩位選手在這場強強對話中既沒有展現出高難動作,去奮力一搏,在動作完成細節上也有不足,甚至出現致命失誤。先說說李亞杰,整場決賽倒是沒有硬傷,問題是過于四平八穩,五輪動作只有一個難度動作是3.0,完成度上也不夠十全十美,決賽五跳沒有拿到一個70分。反觀基尼,最后一跳挑戰難度高達3.2的5152B,頂住壓力的她收獲全場最高的72分,所以說李亞杰輸得并不冤。
至于首次出戰世錦賽的陳佳,或許是經驗不足的緣故,也可能大賽首秀的緊張感,導致陳佳決戰狀態不在線。第一跳憑借62.40分領跑全場,但接下來第二跳只有44.85分,而第三跳305C更是完全跳砸了,僅拿到25.50分,直接退出爭奪獎牌行列,最終收獲第九名。陳佳交了昂貴學費,希望這學費不會白交,在接下來女單和女雙3米板這兩個奧運項目上為自己正名,唯有把握住這機會,這位國家隊新人才有望接班昌雅妮,成為夢之隊的核心力量。
由于陳佳和李亞杰的失守,中國跳水包攬13金的夢想在第一個比賽日就結束了,這是一個遺憾,也值得中國隊好好總結。但1米板是非奧項目,也不是中國隊主攻方向,對于李亞杰和陳佳的失利,大可不必覺得“狼來了”。
翻開中國跳水征戰世錦賽成績單,女子1米板的戰績并不出類拔萃。從1991年世錦賽首次迎來女子1米板,高敏曾收獲兩冠,但中國隊從1998到2005年連續四屆世錦賽無緣冠軍,2007年何姿為中國隊拿回1米板冠軍,不過吳敏霞在2009年世錦賽沖冠失利,這也是吳敏霞第三次屈居1米板亞軍。2011年世錦賽施廷懋和王涵主場包攬冠亞軍,何姿在2013年再次登頂,成為中國出品的1米板雙冠王。2015年世錦賽爆大冷,何姿和施廷懋并肩出戰沖金失敗,意大利老將卡格諾托一黑到底。而2017年世錦賽麥迪遜·基尼奪冠,陳藝文僅奪得第四名,2019年世錦賽陳藝文為中國隊時隔六年重奪該項冠軍。
2022年世錦賽李亞杰奪冠,2023年世錦賽林珊和李亞杰包攬冠亞軍,而去年多哈世錦賽中國隊放棄參加女子1米板,這次世錦賽再此與冠軍無緣。 總共17屆世錦賽1米板比拼,中國隊總共拿到8金,奪冠數量不到一半,這與中國隊重視程度不夠有關,也說明國外選手在這個項目有實力與中國隊一較高下。
不管是縱觀歷史,還是考慮到這次世錦賽派出的新老結合陣容,中國跳水隊并沒有多么在乎包攬世錦賽全部金牌,陳佳和李亞杰聯手沖金失利固然暴露出不足,但不能說明太多問題,中國跳水夢之隊的統治力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影響。